关于我们

设计总监

咨询电话:185-1340-7823

营销总监

咨询电话:131-6160-0691

翰墨策划|2025年5月9日关于南京展会,所观、所看、所思

来源:翰墨策划时间:2025-05-13

微信图片_20250513112203.gif


2025年5月9日关于南京展会,所观、所看、所思。


2025年5月9日—11日DCDE南京门窗移门定制展,讲实话我本不打算去,因为在我看来当前所有的展会形式、流量、及观展率都大同小异,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,门窗人可能去看的是产品,而我看的是流量、设计、或者说的再直白点,就是见见一些老朋友,给我的客户站站台,仅此而己。


5月7日晚上我有几个参展的客户,几乎同一段时间给我打的电话,问我在哪,为什么没有见到我,特意强调了一句,你得来,作为行业媒体人,你不来怎么行?就这样我被他们忽悠来了。


5月9日下午17.00左右我到的酒店,然后跟朋友直接去的展会方主办的晚宴现场,晚宴是自助餐形式,我觉得整体非常棒,当然我说的不是餐饮质量,这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们去晚宴现场的过程中很顺利,不像其他展会方弄的还要签到,还要登记,还要扫码,这一点南京展会办得不错,让大家找到了主人翁的感觉。


5月10日上午9点左右我来到了展会现场,一早上人气还不算太多,10点多人气上来了,我在展会上整整呆了,我说一下这我的所观、所看、所想,给没有来参展的门窗人分享一下,当然仅代表我个人意见,不针对任何行业组织及个人。


点:整个展馆很规范、很严谨、服务很周到,现场没有跳广场舞的,没有美女大长腿,没有卖98元/平米窗户的,没有卖盒饭小吃的,没有张贴小广告的(偶尔有几个发名片的,这属于正常现象),更没有某门窗网红跳脱衣舞的。


第二点:所有的参展商,无论大展位还是小展位,整个的设计环境,布展都很规范,展会方很贴心,还特意为每个参展商订制了瓶装水,这个水值不了几个钱,但给人感觉很暖心。


第三点:展会方邀请了全國各地優秀的媒體人,無論是做自媒體的个人,还是做新媒体的团队,都受到了重视与尊敬,这是之前行业内很少出现的现象。


第四点:大品牌下沉市场,海陆空立体式打法全面展开,我们窗友汇有两个理事单位参加了本次展会,帕豪门窗与绿盾门窗,还有我们窗友汇创始单位之一“圣维斯组角胶”,我的好朋友极景门窗,当然还有上海世豹门窗、山东百亿缘门窗、美顺门窗、天东门窗、伊盾门窗等等吧,行业知名品牌,我在他们的现场停留的时间比较长,我看到的是现场来的人比较多,每个品牌商都忙的不可开交,出现这个现象,是因为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营销方式,有自己核心武器,相反隔壁的小品牌,人气相对差一些,所以这次展会应该说大品牌与小品牌的较量开始了。


我觉得每次观完展后,还是要总结一下,反思一下,多问自己为什么?


分析几点仅供参考

1.本次展会我个人认为是超预期的,要比想象的好得多,首先从服务上来讲,要比往期展会,比其他展会要做的好,其次是很多细节做的很到位,服务人员素质也很高,仅以上几点就能体现展会的高端;现在时代变了,原来大家想招商,做宣传,流量都在展会上,那时候都是展会方制定规则,参展方也不计较,毕竟市场好;今天不一样了,行业内卷,产能过剩,每个企业提升了产能,但提升不了销量,很多企业每天都像在走钢丝,表面光鲜,背后的艰辛只有企业创始人自己知道。


再加上当前是流量分散的时代,去中心化的时代,流量不再属于某个平台,而是分散到了个人、公司、品牌等多条赛道上,当流量分散的时候,每个人都是主角,每个人身上都有光环,老话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,但这些星星火花不聚在一起,是达不到效果的。


我想这次展会方前期肯定做了不少工作,做了不少预案,所以以后是抱团取暖的时代,这个就需要行业协会、行业组织共同承担发起,共同去做这个事;行业也好,团体也好,要拥有开放性、包容性,这样才能带动行业成长,引领行业前行,最后是你好,我好,大家好,行业才能好,这需要有权威的组织,有号召力的头部品牌,去牵线做这个事,这次南京开了个好头。


2. 之前提到的发小广告的,跳广告舞的,我认为不是他们不来了,是来了也没有意义,没办法去转化,他们说是在做流量,但有几个人会认可这种流量,当然做为小品牌来讲也没有办法,他不这样做更没有流量,但有了流量也没有意义。


因为你没有可转化的内容与工具,说白了你没有核心优势,你能为客户提供什么?能为用户解决了什么?行业越来越透明,原来那些投机倒把的假把式,在今天起不到作用了,信息太透明了。


3. 为什么大品牌越来越好,转化率越来越高,因为他们经过多年的资金积累、品牌沉淀,在影响上、营销上、产品上,服务上每天都在投入,他们想得是如何能够把客户服务得的更好,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好产品带来的美好生活;而很多小企业想的是如何能割用户的韭菜,如何能在客户身上利益更大化,大家的出发点不一样,前者是做企业的思维,后者是做生意思维。


4. 表面上看小企业的运营成本要比大企业低,其实除了房租,营销成本外,我认为他所有的成本都比小品牌要低,在今天小品牌卖500,大品牌也卖500,试问谁会选择小品牌,无论从企业战略、产品研发、营销帮扶、制作周期、产品质量、售后服务等,哪一个方面都能碾压小企业,而且当下能存活下来的经销商,质量都不会太差。


他们的要求非常严格,多数小企业是无法满足他们要求的,所以他们不会选择小品牌,经过这一轮一轮的过筛子,小品牌招商的空间越来越小,反而大品牌越来越强势,表面上看大家拼的是能力、实力,但我认为背后拼的是每位老板的思维、见识、格局;拼的是价值观、人生观,世界观。

微信图片_20250513112247.jpg